误区 3:面砖具有防水功能
当采用不透水(低透水)面砖进行外墙饰面时,多数人认为外墙具有更好的防水功能,而事实是,面砖外墙面的渗漏水比涂料外墙更普遍、更严重。
面砖的拼缝采用勾缝材料或水泥砂浆勾缝处理,雨水会从面砖拼缝进入墙体内。拼缝进水有以下原因:①拼缝勾缝不严密,存在孔洞、漏勾缝现象,特别是阳角拼缝,几乎无法达到严密勾缝的要求;②材料与面砖交接面,由于温差与砂浆收缩等原因,普遍存在微裂缝现象,雨水通过毛细作用与风压,大量进入墙体内;③勾缝材料一般不具有很好的防水功能,某些低强度砂浆有很强的透水功能;④雨停后,进入面砖后的水分,受到面砖的阻挡不能顺畅地挥发出来,只能向室内慢渗。而涂料饰面进水后,其更容易挥发水分,所以渗漏水相对比面砖饰面少。
误区 9:憎水剂可以代替外墙防水层
目前外墙用憎水剂大多为**硅类,使用前是一种乳液,用低压喷雾器或毛刷喷涂在墙面上,乳液中水分蒸发后,形成犹如荷叶表面的憎水现象。经喷涂憎水剂的水泥砂浆面憎水性表现得十分明显,面砖、石材、涂料面也有一定的表现。憎水材料自身不成膜,只是在基面形成微观的憎水基团,所以,憎水材料具有呼吸功能。这种性能表现为,对无压水有憎水作用,同时可以让存在于墙体内的水分蒸发排出。但同样的优点在一定条件下会演变为缺点:在风压下或存在有压水情况下,憎水层无法抵御水的进入。另外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,憎水性珍珠岩块在使用一定年限后,整个块体内充满水分,这是因为蒸汽和空气水分会从珍珠岩颗粒的间隙进入内部,并在内部结露形成水团,使整体憎水珍珠岩块达到接近饱和状态。
结论:憎水材料憎水不防水,不能替代防水材料。
误区 8:台风风压是造成渗漏水增加的主要原因
沿海地区频繁受台风影响,即使不正面影响,风力也会6~7级。而台风的风压并不大,12级台风10m高度风压为0.85 kN/m2,200m 高度为2.22kN/m2,而防水材料的小抗渗压力是 200 kN/m2,相比台风风压并不算高。那么为什么台风时墙面渗漏水很普遍呢?首先,台风把大量的雨刮到墙面,比平时增加几倍乃至几十培的水量,整个迎风面的墙面都被浸泡在水中,所有可以进水的微裂缝、透水砂浆,通过毛细作用将大量水分吸入墙体内;其次,某些可能进水的缺陷平时淋不到雨水,而台风将雨水带到了这些缺陷部位;再则,台风风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毛细渗水的速度,也增加了进入墙体的水量。
误区 7:农村砖墙简易抹灰没有发现漏水现象
实际上农村砖墙也会渗漏。黏土砖墙体不容易渗水的主要原因,是黏土砖有较大的储水功能,水泥砖、空心砖都无法与其相比。当下雨时间不长、风力不大时,墙面雨水量不会太多,被墙体吸入的水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将整个砌体全部浸湿,雨停后,水分会慢慢蒸发出来。即使吸入水分较多时,水分会均匀地分布在砌体内,渗入到内墙面时,也表现为整体墙面湿度均匀地增加,而不是出现一块一块的水迹。农村住房的简易抹灰,起到了蒸发水分的良好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