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区 7:农村砖墙简易抹灰没有发现漏水现象
实际上农村砖墙也会渗漏。黏土砖墙体不容易渗水的主要原因,是黏土砖有较大的储水功能,水泥砖、空心砖都无法与其相比。当下雨时间不长、风力不大时,墙面雨水量不会太多,被墙体吸入的水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将整个砌体全部浸湿,雨停后,水分会慢慢蒸发出来。即使吸入水分较多时,水分会均匀地分布在砌体内,渗入到内墙面时,也表现为整体墙面湿度均匀地增加,而不是出现一块一块的水迹。农村住房的简易抹灰,起到了蒸发水分的良好效果。
随着建筑形式和外墙形式的日渐多样化、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扩大和外墙外保温做法的推广,在工程防水领域,相对于屋面工程和地下工程而言,外墙渗漏水问题更加**,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,同时对结构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影响。外墙渗漏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,原因在于目前对外墙防水存在诸多认识误区。消除这些认识误区,有利于外墙防水技术的发展和外墙防水质量的提高
误区 5:外墙保温有利于外墙防水
从表面上看,无论采用聚苯板保温还是带有抗裂砂浆的无机材料保温,都增加了有利于防水的构造层,而实际情况是,自从我国推行外墙保温做法以来,外墙渗漏水比以前更加严重。保温外墙渗漏水率增加的原因不在于保温系统自身,而是施工与材料的问题。保温外墙的防水系统主要依靠 5mm厚的抗裂砂浆,而市场供应的绝大多数抗裂砂浆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,施工厚度一般只有 3mm左右。保温材料的质量、玻纤网格布的质量、网格布在阳角的搭接铺贴不规范等原因,导致保温系统丧失防水能力,一旦保温层进水,整个保温系统内形成窜水现象,水从墙体任何薄弱处进入室内。
我国的外墙外保温规范是参考德国的保温体系制定的,系统本身没有问题,但是,我国的工况、材料质量、管理水平,都与德国有差别。在目前我国施工技术水准较低的情况下,一味强调要求提高施工质量和对材料的管理来解决外墙渗漏水问题,作用是不会明显的,只能从设计上进行多重设防,以减少渗漏概率。
误区 12:外墙防水增加了造价投资
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是错误的。建筑的目的是实现居住舒适安全,渗漏水是严重影响建筑使用的功能性缺陷,保证不渗漏是建筑必须达到的一项功能性指标,这与装饰作用不一样,装饰的作用是使建筑外观更美、空间更舒适。功能性要求是设计时必须考虑和满足的,花钱多少是*二位考虑的问题。至于如何实现不渗水,只是方法而已;在方法的选择上,有性能优劣之分、投资性价比高低之别。
外墙防水造价一般不会**过 35 元/m2,作为装饰用的花岗岩一般施工价格不会低于 180 元/m2,用不到 1/5 的价格做防水,这算是便宜还是昂贵?所以,外墙防水不是造价问题,是观念问题。